上回刊載2002年萬國車的內容後,這兩天就有將近42人次觀看,在此謝謝大家的支持,足以可見台北市公車處在匈牙利公車退場後的另一世代公車車款,在很多公車迷的心中也有一定的份量。那麼這次就再為大家介紹台北市公車處在民營化大都會客運以前的第二個上路車款,跟前面的萬國車一樣都是要把匈牙利公車給淘汰掉,那就是車身比一般常見的公車還要小一號的2003年三菱(FUSO)RK127JL。本車和上次介紹過的萬國車一樣,在台北市公車處正式民營化大都會客運後,車輛一併移轉給該公司繼續使用。
本車款於民國92(2003)年5月上路,其實在台北市公車處購入此一車款以前,其他的民營公車業者如中興巴士、光華巴士、淡水客運和大有巴士都在2001~2002年,都有引進此一車款,其中中興巴士集團在民國85年(1996)已經先引進第一代MK117JL的車款,所以到這一批已經是第二代。然而台北市公車處在民國80年代中期在採購公車準備汰換時,三菱也有參加招標,但是最後都流標,所以也蠻讓人好奇如果當時得標的業者非後來上路的南韓大宇而是三菱,不曉得會出現甚麼樣的車子進駐公車處車輛行列?把話題轉回到2003年這一批公車上頭吧,這一批車的車軸很短,總長也不過9公尺多(一般的長軸車大約12公尺,短軸車也有10公尺左右),車軸較短也就意味著車廂內能夠容納的座位也是有限的。既然車軸很短,所以當時公車處將這一批車分配到運量比較差的路線上頭,像是38路、46路等班距皆在第三級以下到第四級班距的路線。不過這批車剛上路時也讓人模不著頭緒的是,像運量還算不錯的如41路、222路居然也分配到此款車輛,可見當初分配車輛的承辦單位似乎沒有將這款車的分配方向運用得宜,才導致一些營運狀況還算不錯的公車也分配到這款短軸車,造成乘客搭乘上的困擾。本車有個相當大的特點,就是車頂上有個相當大塊的凸出物,其實那是該車專用的冷氣空調設備,不過其他像中興集團的車輛並沒有設計這樣的冷氣機,老實說這塊凸出的冷氣機在車輛美觀設計上,是一大瑕疵(以往公車處所進的車輛,頭頂裝設冷氣設備的高度,如彩虹公車、匈牙利公車,都沒有如此批車那樣高度高到相當誇張)。本批車在當時台北市公車處的稱呼為「較小之大型公車」,似乎是要跟大型公車和中型公車之間做個區隔,之後車輛履歷上路後,此車款和其它大型公車一樣,歸類為甲等車輛。另外本款車車頂為藍色,部份車輛有重新改噴為橘色,但是換掉顏色的車輛並不是很多。
↑老實說這款車的冷氣機實在蠻突兀的......
基本上日系車輛在運用保修上面比較穩定,不像前面介紹的萬國車,不但耗油,而且車輛故障率還比其它車款高出一大倍。但是這批短軸車也有它的缺點,因為車軸較短,故車廂內座位較少,如果碰到尖峰時間乘客較多時,還是有可能會發生整車爆滿的窘況。另外就是本款車位於車門和駕駛座後的第一個位置,座位寬度實在過窄,乘坐起來相當不舒服。有一次個人搭乘33路該車款,正好就坐在司機後方的第一個座位,發現位置實在是狹窄到不行,尤其腳部根本不曉得要擺在哪裡才好,也是該車款座位擺設上的一大缺點(其實在中興集團和大有巴士的同款車上也有這種問題)。另外後來因為配合新的交通政策,必須要將主管單位和該公車客運單位的聯絡方式貼在車尾上頭,結果本款車車尾原本車燈位置貼車牌的地方就變成上述的聯絡方式,車牌號碼就變成在左車燈下方,雖然字樣稍為小了一點,但是聯絡方式的字樣有三排,變成有一行字會貼到引擎蓋上頭,有些不美觀,另外司機的名牌應該可以稍微放中間一些,但是現在的位置就稍微有些偏右,有點不太協調。不過這款車的情況還算比較好,下面要介紹的KIA車,那真的是……很糟糕。
雖然這款車的車軸要比一般公車要來得短很多,乘坐起來也不如一般公車來得舒服、理想,不過因為是分配到運量比較低的路線使用,似乎也是必要之惡。本款車屬於環保等級的第三期車款,不過到了第四期環保車款實施後,此款車也就沒有再繼續銷售,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繼此車款的新型短軸車問世,所以就不知道這種超短的大型短軸車就此告終?
*註:中興集團近期新進的一款威凱車歸類為乙等車款(中型巴士),所以不能將之和本款短軸車比較。
↑近來有部分三菱短軸車的後保險桿換成如上圖所示的新款保險桿。
↑其實從上面幾張圖片可以發現到,像是0東、38路、49路等都是此款車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