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聊天單元終於進入了第13集!感謝許多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以及留言討論,因為今年預訂會有新生南路相關的公車路線介紹,所以聊天單元推出的時程也就變成不一定什麼時候推出,最慢的話可能一到兩個月才會有一篇比較綜合介紹的單元。在此之時還是請大家多多支持目前所推出的單元為主喔!當然還是呼籲一下各位朋友,留言時一定要留對地方,如果是比較綜合討論非單一路線性(本站目前介紹的主題單元),還是請留言在聊天單元為主,不然留錯地方,版主可是會毫不留情地刪文喔!
另外本單元開始之際有件事情要和大家致歉: 原本這次的單元要一併介紹今年度的掃墓公車,不過考量風水運勢問題,加上家中有生病的老人家,因此本單元取消刊載,而且以後本站可能不會再推出掃墓公車相關報導。特此告之,也請各位朋友諒解。
那麼,就開始本次的單元吧。既然各位看到這張封面圖,就應該是知道我第一個要聊的是什麼路線了:
↑在過了今年的農曆假期後,就屬這個消息最具有爆炸力!還記得去年(101)3月16日,原本行駛307路公車之一的營運單位大有巴士,由於長年服務評鑑不佳,加上自身營運狀況問題很多,因此臺北市交通局宣布這一天起,撤銷該公司行駛307路的營運路權。大有在強迫退出307路營運後,車輛不足的部份,由另一經營單位臺北客運繼續接手,由各站派出車輛支援行駛。在該公司接手行駛近一年左右,於今年(102)2月21日,臺北市交通局正式核定由首都客運接手行駛原來大有巴士的部份。因此從此刻開始,307路便改成臺北客運和首都客運共同經營模式。為了能夠順利將原本臺北客運支援行駛的車輛銜接上去,首都客運調度了相關車輛配置該線,從目前使用過的低底盤公車或是一般直樑車輛都有,如此一來,臺北客運就可以將部份支援的車輛轉回原線使用或是轉調到需要用車的路線,將屆齡車輛汰舊。首都客運接手臺北客運支援的車輛(或是說原來大有配車的額度)目前約有30來輛,部分車輛為原本新北地區行駛捷運蘆洲線通車的接駁路線車輛(但因為新北市規劃不佳,許多車輛一度變成閒置備用車),也有一部分舊款車輛因為受蘆洲接駁路線規劃不佳之故,變成備用車輛很長一段日子,現在終於有機會繼續使用了。不過這些車輛因為已經將近屆齡時機,將來汰換方向確實蠻值得注意。另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如倒數第二張圖371-FG,恢復使用時,車頭塗裝也和其他車輛不太一樣,是不是讓各位想到在首都客運更改塗裝以前的樣貌呢?
↑此外,307路的LED路線版已經更改模式,灌入行經西藏路副線的資料,因此如果該線是行駛副線,LED就會呈現如上圖般的資訊。不過原來擺放在擋風玻璃上的「行駛西藏路」壓克力牌子仍然照常擺放,萬一LED路線板故障時作為辨識備用。
不過剛才說到首都接手307路這件事情後,有些事情版主還是要很苦口婆心地要和大家說(其實從某些觀點來看,算是要再度把車迷痛罵一頓):
個人這一陣子發現,部份車迷對於首都客運似乎有很深的歧見,不僅會故意以很酸的字詞來諷刺該公司,甚至其中還有涉及人身毀謗攻擊的字眼。而且很讓人擔心的事情是,和公車相關討論版主對有毀謗性、攻擊性的文章,居然都是採取「坐視不理」的態度應對,甚至有的版務連勸告的義務都沒有去作,還加入戰局一起去罵該公司。我不知道現在車迷朋友是怎麼樣?看到「首都客運」這幾個字、相關的新聞,一定要在下方推文大大地諷刺他們一般是吧?甚至連「業配文」、「作秀」、「黑箱作業」等等具有毀謗性的字眼通通都出籠,完全沒有想到這些字眼,不要說傷害該公司,這些車迷滿口胡言亂語,也重創公車迷的形象都不自知嗎?近日清明連假,該公司為回饋北宜線乘客的支持,和飲料廠商合作送飲料給候車乘客,消息一出也被這些車迷狂罵,甚至有人發言可能因為已經發完,後面推文的人居然就狂罵該公司騙人。請車迷朋友腦袋搞清楚好不好,飲料公司能夠提供的東西有限,以北宜線發車的密度來說,這些飲料很快就會發完的。該公司誠心誠意地回饋乘客,居然被一些不肖車迷罵成這樣,請問公車迷到底還要不要形象啊?這邊我可是要鄭重地告訴大家:人家經營公司,也有法務部門在觀察車迷所有的討論發言,如果車迷發言過當,是有可能會吃上官司的!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論,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或是自己的偏見,導致日後公車迷的形象嚴重受損。在此也懇求和公車有關討論區版主,請加強管控公車迷的發言,不要再以「尊重言論自由」當成坐視不管的理由。況且還有人覺得「和討論區的車迷認真起來就輸了」,車迷不當言論破壞他人形象,請問為什麼不要認真?是要等到公車迷的形象完全破壞才要到處修改版規、將車迷警告、逐出討論區之外,才知道嚴重嗎?
苦口婆心講了一堆,就是希望車迷「勿以惡小而為之」,不喜歡首都客運也無妨,但是不可以用惡意毀謗的字眼去罵他們!另外強調,上面所言都是個人的立場,和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特此告之。
最後也寄語給首都客運,請貴公司適時對於造謠生事、破壞該公司及公車迷形象的相關人等,提出應有的法律行動。否則這樣下去,這些車迷會誤以辱罵和造謠是相當稀鬆平常的事情,對於公車迷整體形象會越來越糟。
↑公車迷另一個發言讓人傻眼的地方就是之前報載新店客運未購置低底盤款車輛,讓新店地區的輪椅族感嘆沒有適合他們出門的公車可搭乘。不料同樣在相關討論區中,不但部份車迷沒有將心比心,甚至對這些有急迫需求的人辱罵之外,甚至還有人說「搬家啊」!請問搬家有那麼簡單嗎?搬家還要找適合的地段、要把家裡大包小包的運到新家,甚至舊家還得重新整理丟出一堆垃圾,重新裝潢!這樣下來所花的成本,比數十年搭公車的成本還重!公車迷講話之前可不可以先用大腦想一下:我說的這些話到底適不適切?會不會不經意就傷害到其他人?像這種沒有經過思考就脫口而出的話,不僅傷害他人,也嚴重毀損公車迷的形象,不可不慎!
那麼,下面繼續來談談其他的所見所聞了:
↑近期中興集團(包括基隆客運)有許多金龍低底盤車輛陸續上路,而且最大的特徵是新上路的車輛均懸掛上較為長形的新式車牌。之前該集團的低底盤公車,因為受限於車尾置放車牌的凹槽處,因為寬度不夠,因此暫時先領***-FZ的舊牌因應。不過因為現在各監理單位以經不再發放舊牌,所以該集團也只能領新牌上路,以汰換舊車並推廣低底盤公車上路。這裡也特別拍下該車的車尾牌照特徵來介紹,請看下圖:
↑這是本批車輛的車尾特寫,雖然樣式和之前上路的車輛一樣,不過因為新式車牌上路,當然也只能懸掛此款車牌。此外,司機名牌也從右方,移動到車牌凹槽處的正上方區塊。下面有一張車牌放大後的特寫:
↑可能稍微模糊一些,不過可以看出車牌的兩端應該是「插」進去的,其實是將原本凹槽的兩側再挖出與車牌寬度相等的小洞,然後將車牌插進挖出來的洞口後,再將釘子掛住上頭洞口(如本圖A和9這兩個字上方)後就大功告成了(感覺好像是在作模型,要不斷地切削打磨挖洞......)。如果不這麼作,就只能將這塊大引擎板全部換掉重作,但是以這一大批已經打造好的車輛來看,勢必又要花掉中興集團相當高的成本,很不划算。在過渡時期,這樣處理已經算是比較妥善的方法。不過還是希望中興集團在請金龍汽車承製接下來的新款車輛時,應將車尾凹槽處加寬,以符合長形車牌懸掛所需。
不過從今年開年以來,目前臺北地區新車上路的單位都是中興集團居多,而且目前為止新車上路的比率稍微少了一些,所以本單元這次新車介紹的內容也不太多就是了。
緊接著是新路線上路訊息,NEW BUSLINE REVIEW!
↑自102年4月15日起,新北市公車新闢895路公車,此路線由欣欣客運公司經營,由該公司中央站調度,大鵬新城站出發,沿途行經秀朗橋、景平路、景安路、中和路(捷運永安市場站)、永貞路、福和路上永福橋進入臺北市公館後,由福和橋折回永和得和路、中正路、宜安路轉回景安路循線返程。其中從中和路開始到回程的宜安路均為單邊行駛設站,路程不算短。
↑895路的站牌資訊,如本照片所示,目前班次除了尖峰時間20分鐘一般以外,其餘時間都是固定車次,晚上7點後一個小時一班車。因為本線剛通車,所以這些班次都是屬於試水溫性質,不過這條路線的特性在於由永貞路轉進福和路上永福橋之際,此一路段最為接近永和區公所。就目前捷運永安市場站一帶的民眾若要前往市公所洽公,只有57路可搭,但是因為該線還要經過捷運頂溪站,已經接近中正橋頭,然後再從竹林路繞回去,顯然這個路程讓洽公居民耗費相當多的時間。本線因為直接由永貞路取道而行,該路段接近福和路口接下去就是竹林路,也就相當接近市公所。若在「永福橋」站下車步行前往,可省下許多原先搭乘57路繞路的時間,可說相當方便。
↑這輛383-FR在通車當日,以早上11點以後到下午3點之間的三個班次為主。
不過版主在通車當日觀察發現,可能因為知道該線的乘客不多,因此每班車幾乎都是空空蕩蕩的,如果車上有乘客,頂多只有一兩位在車上。而且該線自中和路到返程的宜安路這一大段均屬於單邊行駛和設站,雖然往程可接近永和區公所,但是回程的設計類似254路系列,確實有待商榷。因為從區公所洽公出來,仍然只有214路可搭,但是在宜安路的華泰新城站下車,還得走上一段路才能抵達捷運永安市場站。所以此路線的設計,加上當初通車很多人無所知悉,也成為895路發展上的一大隱憂。希望欣欣客運在這3個月觀察期中盡快找出問題所在,提升客源,以作為未來調整路線的依據,以求永續經營。否則,中和路上好不容易出現一條可以快速直達永和區公所的公車,就這樣發展不順,真的會很可惜!
關於這條新路線,之後版主若有機會搭乘,會在下次聊天單元再繼續介紹其特點。
在上次第12集單元中,曾經續第11集的內容介紹淡水地區的公車路線,這次要把剩下的路線介紹完喔:
↑上面這幾張照片都是捷運淡水站出發到淡水各地的路線,其中紅36路、紅37路和紅38路運量培養地不錯,特別是紅37路,一開始和另外兩條路線都是以中型巴士經營,但因為乘坐人數眾多,後來改成大型公車營運;紅28路和紅27路一樣,都是營運初期就有的路線,都由公路客運轉變而來。雖然一樣都是行駛至淡江大學,不過主要行駛路線以鄧公路為主,但受限於鄧公路的路幅,以中型巴士行駛,和紅27路行駛的區塊不同。紅39路是之後闢駛的路線,但是這條路線相當特殊,屬於淡金三芝路線回送至該公司淡水站的路線,之後成為一條正式的公車路線。最後一張圖的紅51路,是因應淡海新市鎮開發而闢駛的新路線,不過因為當地尚在開發,居民還不算多,所以班次也較稀落。近期另外還有一條新路線為「淡海輕軌先導公車」,以淡海新市鎮行經淡金路到捷運竹圍站為主。
另外因為紅51路等路線闢駛,淡水客運目前新增加一個調度站為「新市站」,早期行駛的紅38路也延長到該站調度。不過近期得知紅28路從5月份開始,將新闢駛直達車,車次都是以學生上下課的時間為主;另紅37路也要在同一天更改路線,延長到淡海新市鎮了。
↑除了756路之外,另外一條從淡水進入臺北市區的路線莫過於1504路「淡海-北門」的路線了。兩條路線類似的地方在於均行駛臺2線中正路、中正東路、台北市大度路的路段,如果和308路相較,這兩條路線進出淡水地區確實會比較快一些。不過756路進入臺北市後主要行駛承德路,而淡海北門線在經過北區監理所後,轉進百齡橋行駛重慶北路為主。這條路線和指南客運過去所經營尚未改號(4碼)的公路客運一樣,目前都已經轉進臺北市交通局管理,將來路線名稱會不會更改值得留意。
↑逢學生上下課時間都會有該地學校的學生專車出現,這一輛是淡水高職的學生專車。
淡水地區的公車生態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將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會到淡水一趟拍攝,再繼續為大家作後續介紹。不過因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去淡水一遊,所以各位期望還是不要太高啦!
↑102年度的臺北燈節移師到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同時闢駛燈節專車服務乘客。不過前兩年於市政府舉辦臺北燈節時,並未規劃燈節公車,所以這種特殊專車也是兩年後首次的復活作品。這條主題專車一如過去由欣欣客運經營,因應老年和輪椅族乘客,本次專車亦有派出低底盤公車服務(多半都是278路支援車輛),車上也都擺有燈飾來裝飾車身符合節慶。不過因為這次燈節專車班次較少,加上同路段已有班次較多的220路、247路或287路服務,因此該線搭乘人數較少,不免又擔心來年臺北燈節是不是又要取消燈節公車營運了。
↑這個地方是過去要往信義路搭20路公車時,所停靠的「博物館」的站址,就在頗具歷史性的建築物--土地銀行正對面。然而20路停靠在此處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日......
↑不過從102年3月6日起,除了20路之外,首都客運經營的信義新幹線,站址從原來土地銀行對面,遷移至富邦大樓對面的站址(也就是往衡陽路站牌的正對面)。遷移初期當週因為怕乘客不太習慣,司機暫時會停靠在舊站址和新站址讓乘客上車,一直到第二週(3月11日)起才正式一律停靠新站址。這個位置其實在過去公園路進行淡水新店捷運開挖工程時,20路有一段時間也將站址遷移到這裡,不過因為乘客反應不方便,之後又遷移回土地銀行對面的站址。不曉得是因為什麼原因,20路和信義新幹線的博物館站址遷移該處,反而是三重客運的835路遷置土地銀行對面站址。
只是這站位一遷,最麻煩的就屬於要在博物館站等車的金甌女中學生,因為670路不會停靠這個區塊。否則的話,就只能右轉到公園路的捷運臺大醫院站才有可能同時等20路、信義新幹線和670路。再說這個位置等候236路的乘客也很多,有時還會影響後面公車停靠,所以這樣的站位遷移實在很讓人納悶......
↑同樣讓人相當納悶的就是本站曾經介紹過的555路公車,由於該線路線規劃相當怪異,導致從100年年底通車以來,搭乘人數一直不如預期,甚至有的車次來回都「空空如也」,例假日僅一輛車營運,班次又排太緊,上一班次跟下一班次根本無法銜接導致脫班。然而本路線自102年農曆春節前已經大幅減班,例假日停駛。或許這應該是本路線營運可能會發生的結果,之前555路被新聞媒體報導成「蚊子公車」後,站主曾經向交通局反應過該線的相關問題,但是政府單位回覆都是以維持現狀保住該路線經營。如今核准業者減班,不知道主管單位要如何自圓其說?
不過該線既然都已經大幅減班,恐怕離正式停駛徹線之日不遠矣。現在也只能期望555路能撐到今年捷運信義線通車,觀察能否有翻身的機會了。
↑在今年度的陽明山花季公車輸運方面,大都會客運並沒有如車迷朋友們所預期地派出低底盤公車支援,不過為服務輪椅族乘客,該公司除了兩輛黃色大復康巴士外,另外也和首都客運、臺北客運租用了於後門設置輪椅渡板的大復康車輛來行駛260路花鐘線。在拍攝的途中正巧看到首都客運支援的133-FN車上有輪椅乘客要下車,所以特地觀察了一下。拜現在組裝技術進步之賜,只要在後門階梯處挖出可以擺放渡板大小的洞口,就可以將渡板整個放入其中。不需要像之前1995年的大宇車或是2001年的萬國車那樣,還得把渡板將後門整個堵死,完全浪費後門利用空間。去年花季大南所行駛的花季126路公車有派出低底盤公車服務,不過可能受限於路況,這次大都會並未派出低底盤車輛行駛260路花鐘線。因此,陽明山的相關路況實在是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本次花季期間,大都會經營信義路的部分車輛也有上山支援,其中20路的515-AD和38路的415-AD,均由2月份農曆年假開始行駛如126路、127路或260路、紅5等路線,而660-AD有時還要行駛109路,算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車輛(可能和車況良好有關);415-AD最後一班下山車輛會以全程車模式順路開回到東園站,說到這樣的調度模式:
↑上圖的303-FY因為515-AD車輛調去陽明山服務,因此原車司機借調該車繼續服務;下圖的這輛510-FR比較特殊,主要是因為38路的配車491-AD也上山支援,再加上原配置一輛依卡洛斯款車輛AH-832因故停用,該線原本就已經少1輛車,因此除了長期借調12路或630路的車輛外,這輛配置在601路的510-FR,也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暫時支援38路,比較特殊。不過陽明山整體支援調度因為文化大學通學狀況已經穩定下來,加上進入海芋季後,上山人數也比花季人數減少許多,因此平日的支援計畫也在3月底結束,4月初恢復正常調度,僅當月假日仍有支援性質。
↑自從63路分配到低底盤公車之後,同樣由內湖站管理調度的222路也因此受惠,和目前同站友低底盤公車的路線一樣,不時會有該款車輛支援222路。除了這條路線以外,有時0東也會有此款低底盤支援車喔......
↑之前因為902路縮線更改由麟光站發車,因此而由該線區間車改制的556路,近來可能因為旅運需求大增,終於在102年4月有了增班的機會!不過因為怕干擾到原本902路的客源,所以班距仍以固定車次營運。不過比之前區間車模式要更為進步的是,556路目前在例假日也有提供服務。不過該路線從和平東路到敦化北路這一區間,除了自家的902路外,受制於大都會客運的老牌路線285路影響還是很深......
這邊稍微開個動畫梗,看到556路的時候,一定要對著公車大喊「哈~哈哈哈哈」的笑聲!知道我在講那個角色嗎?(提示1:這部動畫的中文配音也是一絕;提示2:本片已於2011年下檔)
↑當初由臺北市公車處經營的604路,在交付給其他公車業者經營時「拆」成2半,一半是由臺北客運接手經營的604路,之後延長到板橋地區;另外一條也叫604路,由光華巴士經營,行駛動線以金龍寺到民生社區為主。不過因為兩個公車單位都使用「604」這個名稱,難免造成乘客混淆,所以光華巴士的部分之後改名為521路,並將路線延長到捷運忠孝復興站一帶,對手不用說,就是欣欣客運的903路。
只是521路改線之後,營運狀況似乎沒有太大的起色,搭乘人數還是跟過去一樣稀少。而且這條路線的配車似乎常常更動,一下子以中型巴士營運,但是過了一陣子又突然更換成大型車輛行駛,用了一陣子又換回成中型巴士。配車狀況如此不穩定,確實也讓乘客相當困擾,似乎也是影響客源的原因之一。
關於521路的最新消息,該線配車似乎又更動了,這回變成低底盤公車行駛,但是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換車呢?在臺北市區行駛環境較為相近的903路,狀況比起來似乎就穩定許多。
↑這輛車過去行駛於311路,目前是602路的配車之一。不過這輛車之所以要介紹,實在是因為......很特殊!這款車廠牌為三菱,和之前推出過的短軸車樣式一樣,為RK127JL,只有兩輛。不過超短軸車搭配上大片窗戶,讓整輛車看起來相當地「胖」,所以個人對這款車有個稱號,就是「三菱大窗胖胖車」!看起來還蠻可愛的不是嗎?
不過隨著這款車汰換時程將至,或許再過一段時日,這輛大窗胖胖車可能就要走入歷史了。這款車淘汰後,中興集團從1996年開始引進的三菱超短軸車輛,到此就要完全消失在臺北街頭了(別跟我說那小金龍呢......三菱這款還算大型甲類車輛,小金龍可是乙類中型巴士喔)。
↑說到小金龍,這輛從指南客運五股站轉戰到大直站的車子,時常會支援行駛208路。除了這輛小金龍外,同站行駛28路、42路的豐田中型巴士,也會支援行駛該線(多半都是在例假日)。不過以208路相當龐大的運量來看,這種乙類車款根本塞不下多少乘客,容易造成滿載導致乘客乘坐相當不舒服。有一次在公館拍車,就看到這輛小金龍支援的208路,車廂內嚴重爆滿,想必搭乘此車的乘客相當不舒服。所以拿乙類車輛去支援運量較大的路線,確實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搬家後一直以來都沒有機會拍攝到的這款「水金九」特殊彩繪車輛,總算有機會拍到了!這款車除了基隆客運以外,中興巴士、光華巴士也有引進,行駛國道路線為主。板基線的這款車輛是另一條行駛國道的「金瓜石經九份-臺北東區」的車輛,因為該線除了引進低底盤公車外,由於汰換掉原先指南客運轉進的舊車,因此調度該款車輛於板基線服務。目前該線尚有2輛由指南客運移轉的舊車,分別是550-FU和551-FU。另外也有幾輛4**-FD的大窗車,只是數量上也不太多。
之前報載,由於該線行經的新板特區將進行相當嚴格的排氣管制,板基線更換車輛除了汰舊外,似乎也跟配合此一政策也有一些關係。
嗯......我想這次就先到此打住吧!上一回的單元曾經和大家玩互動的「猜猜我在哪」的遊戲,這邊就先公布「參考答案」。之所以是說「參考答案」是因為當時推出有很多朋友上網提供答案,大多數都答對了。其實只要能提出照片中公車所行經的街道,符合特性基本上都會算答對。其實當時辦這樣的活動,也是算考考大家對於臺北街頭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如果猜不出來也無妨,下次來臺北市中心逛街的時候,多看看相關景色一眼就好啦!以下是答案:
1.信義路一段信義杭州路口站往世貿方向(舊站台和專用道)
2.貴陽街東吳城區部附近往公園路方向
3.仁愛路二段仁愛臨沂街口站往臺北市政府方向
4.中華路捷運西門站(通過長沙街口)
5.萬大路果菜市場側往西藏路方向
6.萬大路果菜市場站牌往西藏路方向
7.信義路二段信義永康街口站往世貿方向(新站台和專用道)
8.公園路弘道國中前往凱達格蘭大道方向
9.公園路北一女中側往南昌路/南門方向
10.仁愛路二段仁愛杭州路口站往景福門方向
11.寶慶路站牌往重慶南路方向
12.羅斯福路四段公館站牌(專用道上)往和平東西路方向
13.金山南路二段捷運東門站(金山)往和平東路方向
14.金山南路二段交通部郵政總局前往新生高架方向
15.南寧路往和平西路/板橋方向
16.松壽路接近新光三越信義店往基隆路/臺北市政府方向
17.和平東路三段捷運麟光站(黎忠市場)往基隆路/師大方向
18.中山北路四段銘傳大學/復興廣播電台對面往劍潭/圓山/新生高架方向
19.新北市中和區中和路捷運永安市場站往永和路方向
20.金山南路一段東門市場對面往新生高架方向
其中第20題真的是非常難的一題......我坦言這題是故意出的,因為就出題老師的心態來說,當然是不希望有人全部都答對拿滿分啊!多少也要顧一點面子嘛!不過這張照片因為是初冬接近天色昏暗時拍攝,品質確實不甚理想,猜不出來當然算正常啦。(把這出題老師拖出去打啊!)
本集單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了,最後還是呼籲所有公車迷,發表意見時,請多三思而言,不當的言論不只是自己要面對後果,更牽涉到公車迷整體的形象。或許你覺得你不要形象沒有關係,但是其他的車迷呢?形象一經毀損是很難提升回來的,如果各位覺得業者一場車禍會損及他們的形象,也請車迷朋友也將心比心,今天如果是車迷用辱罵或造謠毀謗的字眼批評公車單位而挨告,損及的不只是自己的形象和人生,也會把整體公車迷的形象給賠光,請大家多想一想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