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介紹了許多在仁愛路上相當活躍的路線,像是元老級的263路和270路、營運一段時間卻一鳴驚人的630路、以及改版後生意還算不錯的245路和651路。今天要介紹的路線也和仁愛路有所淵源,但是它的命運似乎坎坷不少,從原本的中段班滑落到後段班,感覺上就好像是一條失落的路線。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37路公車。
37路公車最早為台北市公車處經營,原本的路線起迄點為吳興街-台北車站,行經路線為吳興街、基隆路(回程走莊敬路)、信義路、敦化南路(回程走安和路)、仁愛路、新生南路、忠孝東路、忠孝西路抵達台北車站,再由北平西路、重慶北路轉回忠孝西路返程。印象中曾經看過該線曾經改成敦化南路轉忠孝東路後直行往台北車站行駛。吳興街段後來因為發展後路窄,無法行駛大型公車,因此和之前介紹的38路一樣,改成進出吳興街站都走莊敬路接信義路。而台北車站的部分,因為現在使用的台北車站大樓落成,後來改成由忠孝東路右轉林森南路、北平東西路進入台北車站東三門前站牌,再折回至北平東路回程。之後因為捷運板南線施工,原本後半段新生南路接忠孝東路的路段更改成直行仁愛路,然後右轉林森南路接至台北車站東三門,由台北車站返程時一樣行駛林森南路、仁愛路,安和路。不過後來往程的路線也由原本的敦化南路改成走安和路左轉仁愛路了。後因台北車站前周邊行車動線更改(北平西路有一段改成人行廣場),返程路線改成台北車站東三門、忠孝西路、承德路、鄭州路、中山北路、忠孝東路接回原來的返程路線。近年因為台北車站前公車路線過多,該線也配合調離該區,改成現在的路線:仁愛路、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青島西路、中山南路、仁愛路返程。民國80年代中末期因為吳興街站過小,調度站改成由當時新落成的松德站管理,路線前端也變成松德路、信義路、松仁路、吳興街站後接原線,並且往返程都有經過吳興街總站。而37路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副線:返程從台北車站東三門出來後行駛中山南路、徐州路、林森南路接回原線,本來是要便利前往台大醫院就醫的民眾(規劃當時該醫院位於中山南路的新大樓落成啟用),不過利用度太低,沒行駛多久就停駛了。
在前段有提到因為捷運板南線施工,在當時公車改道路線中,37路被迫改成直行較為冷門的仁愛路行駛。個人的感覺這個不得已的變化,似乎是造成37路由「中段班」轉衰的關鍵因素。在改版之前37路雖然營運狀況蠻普通的,不像22路那樣時常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畢竟中半段還有經過如新生南路和忠孝東路比較重要的路段,整體狀況還算過得去。不過自從捷運開工改道之後,因為整條路線都行駛比較冷門的仁愛路段,營運狀況便開始往下降,還好後面的路段(包括返程的初段)有成功中學、開南商工和泰北中學城區部的師生為固定客源,因此勉強保住平日的營運水準,但是學生放假時乘客就真的少很多。不過後來因為受到少子化衝擊,主要客源之一的學生變少,也影響到該線的營運。約略到民國90年代初,乘客外流嚴重加上台北市公車處改民營化的影響,該線還是面臨大減班的命運。之後該線在交通局和台北市公車處規劃之下釋出,由當時新成立的公車業者—東南客運接手繼續營運。東南客運剛接手37路的時候,所有的配車還使用了南韓大宇BV-120MA車款營運(該車款極為日後所謂的降大樑車款),並將班距調為第二級(尖峰7-10分、離峰10-15分)行駛,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搭乘。不過好景不常,一方面該公司剛成立時還有一個正在「起死回生」的612路,因為營運狀況不錯,導致該公司在人力上都傾全力放在該線,結果37路輪調的司機不夠,反而造成該線時常脫班,加上東南一開始把37路的價值擺得也「太高」,乘客還是常常等不到車,結果風風光光接手該線一陣子以後,營運狀況反而不如預期。之後因為東南客運在高雄也接了高雄市公車處不少路線,所以把當時配置37路的大宇車給通通帶到高雄去發展了(巧的是,東南接手高雄市公車處路線中也有一條37路!),於是該線改配一般款的國瑞車(ERK2JRL),但是配車減少,大概只有10輛車左右,且班次也微幅減班。37路最慘的情況約在5、6年前,因為大量將大型公車調往高雄市營運,使得該公司蠻多原本在台北市的路線營運都受到影響,很遺憾地,37路也是受害路線之一。當時37路所有主要配車全部改成自購的三菱中型巴士以及由台北市公車處民營化釋出車輛中的韓國現代中型巴士行駛(大型公車為支援車)。一直到最近2、3年以前,該公司使用的現代中型巴士因為保養不良遭乘客投訴,被台北市交通局勒令強迫淘汰停用,37路才又改回為大型公車行駛。不過該公司這幾年來人車都很吃緊,所以37路後來又回復成北市公車處民營化之前的固定班車模式營運,平日30分鐘一班,假日一小時一班車。配車跌破到個位數,而且車輛有時還調派不定(沒有相當固定的配車),以今年(100年)過年前看到37路的配車,竟然還出現612路調派來的初代配車……
當然37路在仁愛路上原本就會受到如元老級的263路和270路牽制,無法有繼續發展的機會,不過無論是之前經營的台北市公車處,還是後來接手的東南客運,兩家單位似乎都沒有能夠好好將該路線培養好,造成該線無可彌補的衰退。諷刺的是兩家單位先後營運時都曾經配置相當不錯的公車營運該線,像是台北市公車處在民國80年代初就曾經配置當時最新的1990國瑞彩虹冷氣公車行駛,而東南客運如同上段,使用大宇車來營運。當然一條路線能不能營運得好,新型車輛應該只是一個小因素,最重要的還是經營單位到底有沒有「心」要去把一條路線培養好。其實37路在營運上是有可以改善的空間,只是很遺憾的,兩個前後單位都沒有抓到改善的契機,結果一條路線就這麼「失落」下去,而且目前來講還是「失落進行式」,就怕那天失落到一個無法彌補的程度,37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感覺上37路現在的配車變化無常,感覺上好像沒有很固定的車子來跑該線,話雖如此,但是上圖342-AC已經算是比較新一點的車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