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開始正式介紹新生南路行經東門(應該說是外圍地區)的公車路線,首先要介紹的是目前由光華巴士所營運的72路公車。
早年72路的營運單位、行駛的區間路段和今日有所差異,就營運單位來說,早年該路線是由臺北市公車處經營,調度站為該處的大直站。後因民營化大都會客運作業,此線於民國88年釋出於光華巴士繼續行駛至今。在營運區間路段來說,營運初期並非行駛至六張犁(現今捷運麟光站一帶),而是行駛至衡陽路。早期72路和同調度站的17路(後延長東湖改名287路)一樣,都是將終點站設置在衡陽路西門一帶,只是17路以中山北路為營運幹線,而72路以松江路為營運幹線。在民國70年代末期(約77~78年左右),公車處將72路營運區間大幅度改版,把原本行駛如濟南路、青島東西路和衡陽路等路段撤掉,改由從內湖出發的222路取代。72路自已經拆除的光華橋下橋後,直行新生南路,左轉和平東路直行至六張犁、麟光新村一帶。不過公車處當時在大直和麟光新村都有設置調度總站,所以有沒有實際開至當時的麟光總站簽到再回程,因為本人當時沒有接觸這條路線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72路從臺北市公車處經營期間,似乎都是將該線當成是「後段班」的心態在經營,班次始終不多,甚至還減班很多次。記得72路當初從原本的區間改成行駛至麟光新村路段時,還推出一條很好玩的營運模式,就是「快速公車」!不過這個性質和跑高速公路的「快速公車」完全不同,就和臺北客運706路早期叫243路的直達車一樣,只有在松江路、新生南路停靠重點站牌上下客,如果沒有指定的站牌就不停。不過很顯然的,這個制度因為並不獲得乘客的支持,很快就陣亡了。一直以來,72路不管就班次上、車輛配置上,都不如同路段如280路、甚至是自家的505路那樣亮眼。或許是因為松江新生這條幹線的性質,多半都是來往行天宮到台大公館一帶居多,像中途轉向到和平東路的72路就不怎麼獲得青睞。不過因為公車處虧損狀況日益嚴重,加上民營化現今大都會客運的作業之故,72路也就被列為釋出民營公車業者的路線之一。在民國88年時,該線由光華巴士接手,繼續經營。
光華巴士接手後,一開始調度1997年三菱短軸大車行駛該線,但初期該公司因為在大直一帶沒有調度站,因此由247路所負責的調度站進行調度作業,因此該線有時也會出現247路的車輛支援。在基河重劃區規劃完成,光華巴士和指南客運於現在美麗華一帶成立大直站以後,該線正式由大直站停車調度。之後光華巴士將72路的配車額增加,增加如220路、247路使用過的1997國瑞車加強陣容,並於民國90年代加入約5~6輛2001年款的國瑞ERK2系的車輛營運,並不時借調給同站的藍7使用(我搭過很多次)。之後也分配三排座的「大鳥大窗車」(目前224路使用的車輛)於該線使用。民國98年,因配合低底盤公車化,該公司申請72路全數配車更改成低底盤車輛營運,初期配車增加到20輛,班次也增加,並以「松江新幹線」名義行駛。不過好景不常,該線營運狀況似乎沒辦法繼續有效突破,增班後一段時間又減班,並將部分配車轉給藍7等路線使用,目前配車約15~16輛左右。
↑往麟光新村方向正要進入長安松江路口站的72路。
72路也曾經規劃出一條副線性質的直達車,行駛穿越松山機場底下的車行地下道、復興北路和民生東路再轉進松江路,只是不經過行天宮和濱江路而已。不過這條路線已經和220路劍潭區間車合併,改名680路。另外由於光華和指南兩家業者的大直站趨於飽和,光華巴士另外在六張犁大我新舍後方找到合適的調度場地,於民國100年初將72路全數車輛牽至該處停放調度,該調度站名為「麟光站」,之後指南客運902路縮線後也加入該站調度。在光華麟光站成立之前,72路和部分行駛至捷運麟光站的路線一樣,都是從捷運站旁的迴轉道迴轉行駛返程路線。
就這條路線行駛的區間來說,無論在和平東路和新生南路、松江路上,確實有其吃虧的地方。在和平東路上有直行幹線如15路、235路等路線壓境,轉進松江新生路段後,又要同集團經營的280路競爭,加上同路段又有642路、643路超大軍行經此地,讓這條老路線要拼實在不容易。不過似乎也因為如此,72路目前的乘車環境上還算是蠻舒服的,不像說同樣到行天宮路段,280路、642路和643路經常都是好幾班車滿滿的乘客,搭乘啟來當然不是很舒適;如果同一區間看到72路來的話,建議大家還是可以稍微考慮一下,有個舒服的空間總比站著,總比要跟別人擠來擠去來得好。
話說回來,這條路線營運狀況其實算尚可,如果要跟以前臺北市公車處相較,確實是好很多,就像我對204路公車的感覺一樣:公車處真的是不懂得如何把路線經營好啊......
↑行駛在和平東路捷運麟光站一帶的72路,現在這一端對該路線來說是起點站。
↑於新生南路接近信義路上的72路。想要拼過280路、642路和643路還真是難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