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40-FC.JPG

 

在前面介紹了幾條仁愛路競爭激烈的路線之後,接著來介紹在該路段班次比較少的公車路線。其實我原本是想要把37路列為這次主題一起介紹,但是發現37路有它路線發展的獨特性,所以就另外獨立開一個主題讓大家認識該線的嚴格。只是這樣算下來仁愛路班次不多的路線也不算很多,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認識這些路線:

 

1.台北市公車處  48路、65路和67

 

這三條路線都已經消失很久了,其中最後一條消失的是48路。48路和67路的路線性質比較類似,都是從婦聯四村(現在民生社區一帶)出發,中間經過仁愛路,67路轉進北一女貴陽街進入中華路,而48路後半則是和263路類似,行經公園路、襄陽路、衡陽路等地。67路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徵是返程時還會經過松山機場,小時候還曾經刻意去等候,可是好像不怎麼看到67路的蹤影,就跟公車處一些班次稀少的路線一樣自動消失了。至於48路有一段時間還延長到西門町末端(靠近淡水河堤防附近)的洛陽停車場,當時還有另一條老字號路線502路也改成從該站調度(一方面是公車處的民生社區站徹站)。不過後來因為停車場政策關係,洛陽站取消,502路不久停駛,48路則撐了好長一段時間,到民國87年夏天才正式告終。不過說到這48路,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其實早在民國70年代末期,該線發車狀況就非常不穩定,有時10分鐘左右就有一班車,但是有時要你等上個3040分鐘更是家常便飯,可說是公車處當時的「惡質路線」,司機的素質也不是很理想,配車也都很老舊,甚至還有保養不良的車輛參入該線,好幾次看到很會冒黑煙的1980年日野BX-420型普通車輛穿梭,實在讓人印象很糟。

 

另外一條65路,由環南站出發,中間經過仁愛路,於仁愛圓環轉向敦化南路(和以前的48路、67路以及現在的630路相同),終點在八德路中崙保養廠(現在的中崙高中,一旁就是京華城)。這條路線起點和迄點都是公車處的保養廠,但是調度處只有環南站,所以到中崙保養廠那裡就折回返程。只是65路的乘客原本就很少,所以公車處也不是很重視這條路線,也是營運到最後越來越「薄弱」的一條路線。在民國80年代中期因為新生南路專用道啟用檢討路線整併,該線也就結束了它的一生。

2.三重客運  261

 

這條路線其實是一條老路線,有著一段輝煌的過去。早期261路就像另一條相當賺錢的232路公車一樣,是行駛忠孝東路的,只是大家所認識的232路,從早期的中興橋到發生斷橋意外後另外發展的忠孝橋路線,一直都是蘆洲地區的明星線。而261路則是行駛蘆洲三民路、中山一路、五股四維路、中興路後進入三重三民街、重陽路、正義北路、由環河南路上台北橋進入台北市民權西路、中山北路、忠孝東路直行,早期後半路線和232路不一樣的地方是,261路直接左轉基隆路,接著行駛永吉路、松山路,再由忠孝東路五段接回返程路線。只是在民國70年代末期後(大約就是知名百貨公司開始營運之際),由於232路乘客一直都呈現穩定成長,加上三重客運又加入了由台北市公車處27路轉型延長的新莊地區的299路,結果忠孝東路上就多了一條三重客運的明星路線,結果,261路在忠孝東路上就遭到排擠了。以前好幾次去頂好商圈逛街看到261路時發現,該線班次不僅越來越少,車內的乘客也不多,甚至都是空車行駛。在民國80年代中期時,該公司很大膽地將261路做了一個很大規模的路線調整,就是將台北市路段中原本直行忠孝東路的部分,改成行駛仁愛路。改線初期時直接從中山北路續行中山南路,然後左轉濟南路,借道林森南路左轉仁愛路的公車專用道,一路直行到市府路左轉,再接回基隆路行駛。之後因為從中山南路轉彎會影響車流,一度改成直行到景福門迴轉,再由徐州路借道轉向林森南路、仁愛路。後來仁愛路專用道延伸到景福門,該線才不再繞行林森南路一帶,正式由景福門迴轉,進入仁愛路。回程從初期改版以來,一直都是從仁愛路右轉中山南路,沒有多大的變化。多年前該線還將原本到松山車站的路段更改延長,直行永吉路後轉向忠孝東路六段、向陽路、重陽路,到中國電視公司附近設置的南港站折返。

 

後來261路班次縮減成一天8班,清晨4班,中午和下午各2班,或許是本來班次就少而固定的緣故,這條路線多半都是載到如不想搭擁擠的263路或270路的乘客,所以有時候該線在上下班尖峰時間會有不少乘客搭乘。不過例假日該線搭乘的乘客就真的很少,不過拜平日這些會轉搭該線的乘客支持,所以261路的營運狀況沒有繼續惡化下去,反而還比在忠孝東路營運時期要好一些。至於這一線的配車,到本文發表為止都是固定配兩輛五十鈴NQR中型巴士840-FC841-FC行駛,但是早上會有支援車(清晨的班次比較可能來不及回站)來跑,陽明山花季的時候,因為蘆洲站所屬中型巴士會另外調度上山跑花季公車,該線有時候會出現大型公車支援,不過是甚麼樣的車輛來跑就不一定,有時候是蠻舊的車輛,甚至是近年的公車或當期新車來跑都有可能。所以該線不管就配車來說,還是它的過去,都有其可以探討的地方,不過這樣的四級路線還可以營運到今天不墜,可以說相當不簡單!

841-FC.JPG

↑261路目前由840-FC和841-FC兩輛中型巴士擔當主要配車,偶而也會出現大型公車服務,想要碰到的話得碰碰運氣喔。

3.三重客運  543

 

同樣是由三重客運經營的路線,但是和261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該線營運的範圍全在台北市,也是該公司近期在台北市區內新闢的路線之一(先前有645路、藍26路和紅31路等等)。行駛區間由南港站出發,行駛重陽路、向陽路、忠孝東路從六段到五段、松仁路、松高路、逸仙路、直行仁愛路、由景福門轉向中山南路、南海路、南昌街、和平西路、中華路、塔城街,終點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興醫院)附近。該線的規劃比較偏向經過醫療院所,像是忠孝醫院、國泰醫院、仁愛醫院、台大醫院、婦幼醫院、郵政醫院、和平醫院和終點中興醫院等等,也是有著「健康公車」的稱號。不過該線營運時間相當短命,要用「曇花一現」來形容該線也一點也不為過,和上面提到的老字號261路來比,可真的沒那麼好命……

 

問題在那裡呢?我想大家從上面敘述的路線介紹可以知道,543路除了少部分區間和景福門之後的路線以外,大多數的路線和大都會客運的270路重疊,雖然該線一開始也排入了近15輛左右的公車行駛,不過面對老字號的270路,根本沒有取代該線的程度。儘管該線在尖峰時間一如上面介紹的261路一樣,靠著不想搭263路或270路的乘客支撐收入,但是該線並不如261路以固定班次來行駛,一到離峰時間,每班車幾乎都是空著人在跑,增加三重客運的營運成本。再說543路和270路一樣都有經過和平醫院(小南門)一帶,可是270路的路線是由北一女附近的貴陽街行駛,很直接地就到達和平醫院附近。可是543路卻得繞上一大段「冷門路段」,再經過兩間南昌街一帶的醫院,才會到達和平醫院。對於在仁愛路要等車去和平醫院的乘客來說,還不如等270路比較好,結果543路在這一方面更是吃虧。至於543路末端中興醫院一帶,位處較為偏僻,會行經該地的公車多半都是順路經過(像是12路等等),而且路線屬性均以北區的公車路線為主。543路營運範圍比較偏向東區和南區,對於這一帶的乘客來說要一路搭到北區,不但太繞也浪費時間,在路線規劃上也是相當不利的地方。

 

結果,543路營運大約3個月左右就減班為第四級固定班次,約半年多左右就停駛了,真的是一條「曇花一現」的短命路線。該線之所以會徹底失敗,不僅僅是路線和270路重疊,為了行駛醫院而大幅繞彎,也是543路最嚴重的致命傷,也是在未來規劃新路線時,主政單位應該要記取的教訓。

 

4.首都客運  621

 

這條路線來歷蠻特殊的,約在民國80年代中期通車,當時是因為要便利三重地區的民眾儘量轉乘公車到達台北市區,於是和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協調,於連接三重和新莊的重新大橋下規劃一個停車場暨公車轉運站。而該處則規劃了兩條公車路線,一條就是這裡要介紹的621路,另外一條是行駛南京東路的622路,兩條路線皆由三重轉運站出發,分別由中興橋和忠孝橋進入台北市區。621路離開轉運站後,續行成功路上中興橋進入台北市區,行經康定路、貴陽街、中華路、寶慶路、重慶南路、襄陽路、公園路、凱達格蘭大道後進入仁愛路直行,之後行駛市府路、松壽路、松仁路、信義路五段、松德路、松山路、中坡北路、忠孝東路六段、東新橋及成美僑、內湖舊宗路進入麥帥新城。返程到重慶南路以後則是行駛衡陽路、成都路後上中興橋回三重轉運站。621路也是當時少數行經麥帥新城的公車路線(就當時來說,規劃行駛到舊宗路一帶的公車路線實在不多),路線乍看之下似乎還不錯,但是跟同期闢駛的622路一樣,卻有個實在吸引不了轉乘乘客的重大原因,就是這兩條路線從轉運站出發進入台北市以後,馬上就分段,也就是說,從轉運站進入台北市,總共要付兩段票的車資!相較於從三重地區進入台北市區的路線,像是232路,也只要一段票而已,但是621路和622路就得收兩段票的費用,對於當地轉乘的乘客來說確實不適當,而且依照台北市聯營公車相關分段收費的標準,也不合理。然而因為這條路線行駛至今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很難去進一步探究為什麼621路和622路非得要收轉乘乘客兩段票的理由不可,不過光是分段點的設計就很難吸引客源了。

 

另外一個讓621路很難吸引乘客轉乘的原因,就是當時設置在重新橋的轉運站過於偏僻,在夜間很容易有安全顧慮,加上附近又有一家知名的計程車轉運站,有時候常常傳出滋事事件,如此破壞了當初轉運的設計美意。於是沒過幾年,重新橋轉運站便無疾而終,雖然621路和622路並沒有因此而停駛,但是為了維持這兩條路線永續經營,621路延長到二重總站調度出發,622路則是延長到新莊站(617路共站)調度出發,進一步服務其他地區的乘客,當然現在這兩條路線都已經沒有經過重新橋下當初設計的轉運站了。

 

把話題回到621路這邊,621路近年也有一些路線上的調整,像是去程行經西門町的路段,改成行駛內江街經捷運西門站(中華路和成都路交叉口)直接進入寶慶路,動線和235路類似;另外取消了後段行經麥帥新城的動線,改成由市府路、松壽路、松仁路、信義路五段、松德路、松山路、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松壽路、一號道路接回仁愛路返程,終點從原來的麥帥新城縮短改成捷運永春站。至於班次上,雖然一天只有四班車,但是時間上安排地還算不錯,起碼有三班車會載到上下班或是上下課的乘客,有時候看到會發現生意還不錯(是還沒到高朋滿座的地步),只是例假日該線是停駛不開車的,只有平日才能看到該線的蹤影喔。

621路  955-FE.JPG

↑621路雖然只有一輛配車行駛,但是偶而也會有同站292路配車支援,只是想碰到的機會不是那麼高。

5.大南汽車  665

 

這條路線原本名為266路副線,後來因為配合副線另取路線號碼政策,在民國90年代初改名為665路。本來這條路線並沒有行經近大半的仁愛路,早期在266路副線時代,是由新生北路、金山南路直接轉向仁愛路的,後來改行駛吉林路,由長安東路、松江路、新生南路轉向仁愛路。不過近一兩年路線又改了,變成從新生南路轉向濟南路、林森南路、仁愛路直行,幾乎快要變成另外一種仁愛幹線。

 

說到665路的歲月經歷,實在蠻複雜的,以個人在266路副線營運行駛仁愛路轉向新生北路時期來說,雖然班距是定在第三級,生意有時還算不錯。不過該線配車似乎有些過少,以致於經常脫班,有時尖峰時間一等會超過20分鐘才來一班,車上就變得擁擠不堪。不過近一步從相關的車迷提供資料發現,影響665路最大的原因在於時常變動的調度站場。在早期(266副線)該線是從現今大都會客運士林站(天文館一帶)調度出發,但是後來因為調度站用地被地主收回不續租,有一陣子把車輛調至其他地區停放,要發車時才會到天文館附近待命出發。為了節省營運成本,665路只好從第三級減班成固定車距的第四級,當時消息一出讓很多乘客和車迷扼腕不已。後來大南好不容易在石牌找到一處空地調度,讓665路有個地方可以待命調度,至少離榮總距離也不算遠,可以省下許多空車出發到起站的成本。不過最近聽說該處也已經收回,665路的調度站又只好搬到其他地方去調度了。或許就是因為調度地點搞不定,導致發車調度大亂,也影響司機接手這線公車的意願,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就發生了減班讓很多使用者無法接受的事實。

 

除了調度地點很難和實際出發點配合以外,665路另一個難以提升載客率的地方就是中間有一大段路段更改後,反而造成該線「慢性自殺」。早期266路副線時,該線改版行駛新生北路路段時,營運狀況一度相當不錯,不過不知為何,該線又突然改版,從原來的新生北路改成吉林路。或許理由是要服務長期以來缺乏公車行駛的吉林路沿線民眾,不過自從該線改版以來,營運狀況每況愈下,加上該線本來就有的脫班和調度問題(上一段有提到),最後只好落到減班的地步。倘若665路不要隨意更改路線,全力去改善班距和調度點的問題,影響不致於這麼大,不過現在因為調度點的問題一直都在發生,加上路線又改到很不理想的區域,如此惡性循環,對大南來說當然會把665路當成是「票房毒藥」,不願意提供更多的車次來服務,這樣一來吃虧的當然還是乘客。

 

665路目前一天8班,尖峰時間起碼會發兩班,雖然主力固配為中型巴士,不過因為發車時間點的關係,加上陽明山花季時中型巴士偶爾會支援小9路或230路,有時候會出現大型公車來跑,不過什麼時候會出現就如261路一樣,要碰一碰運氣。

665路  123-AD.JPG

↑665路的支援大型公車,有時在平日也會有機會碰到,因為台北花博的舉辦,原本的中型巴士都去支援花博5號,所以要看到大型公車支援665路基會大增。

 以上就是在仁愛路行經東門地區班次比較少的公車路線介紹,不過這樣寫下來發現它們背後的故事可真不少!如果文章中有什麼需要補充或是更正的地方也歡迎賜教,我會是情況來補充或是改進。只是這一系列的路線介紹完後,仁愛路和信義路東門地區的公車路線大概也講得差不多了,之後要介紹那些路線呢?也許可能會接著聊聊新生南路的公車吧?還不確定喔,仍請大家期待! 

612路支援  342-AC.JPG

↑最後還是擺一張37路的圖吧,雖然之前已經單獨介紹過了,不過37路班次少也是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辰岳(銘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